数字技术线:啃不动实体经济的区块链1.0
通过作者上一篇系列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溯源”看起来相对单调,但理论上对于各行各业开源节流确实有一定作用,尽管其结果还尚待实际检验。但是,如果把区块链仅仅让它当作一个确保信息传递精度的机器,那就显得有些浪费了。最初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充满了各种夸赞,比如称之为“人类历史最伟大发明”、“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改造者”等,但是人们如何利用这么棒的技术呢?答案是通过溯源来解决长链条多环节信息传递不对称的问题。
为什么区块链的现实应用与理想会出现这么大的落差呢?除了中心化互联网思维的束缚会导致应用场景的单一外,技术线的落后也是一个原因。溯源行业解决方案利用的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这一特点早在2013年前后数字货币时期就已经被从业者研究透彻了。因此,2018年的区块链溯源的解决方案其实依赖的是区块链1.0——也就是2013年前后数字货币时期的区块链特性。这是一个令人惊恐的细节。
区块链1.0是指这项技术还处在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如果人们仅仅想利用它在1.0阶段所体现出的“不可篡改”的特性来实现最初设定的各种目标,这将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这个特点虽然重要,但它也过于基础,不能直接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突破溯源:“区块链+”需要双线并进
从前面分析的“实体经济线”和“数字技术线”两方面来看,区块链要想摆脱当下“逢应用必溯源”的尴尬,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首先,在“实体经济线”上,区块链不能仅仅是作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延伸,在此基础上摆脱中心化互联网思维的束缚,寻求之前中心化互联网从未涉足的领域。这需要建立在对区块链技术及产业经济有着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手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最初是为了弥补座机电话难以携带的缺点而出现的移动通讯工具。现在的手机已经超越了“便携式通讯工具”的意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数字化产品。区块链的产品经理们需要跳出旧有定位的限制,在认真理解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经济的基础上设计产品。
其次,在“数字技术线”上,人们应该基于区块链原有的“信息不可篡改”特性,让更多的数字技术在其基础之上成真。目前很多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的场景都被限制在溯源领域。原因是在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陆书春秘书长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
自今年年初以来,央行部委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可以说,对于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互联网金融来说,2016年的主题是整顿和规范。一些从业者表示,互联网金融被污名化。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许多公司渴望与互联网金融...
德尔玛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家电制造基地项目、研发品控中心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和一体化运营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互联网与科技迈入了一个新的关口,一方面,旧的蓝海已被悉数挖掘,增量市场已达到天花板,智能手机、消费生活、本地出行都慢慢进入存量市场的厮杀。另一方面,突破性的基础技术又处于爆发前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电动汽车...